查看原文
其他

看过《当小学生遇到苏轼》后不淡定? 你的眼光可能还不够长远

2017-10-13 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

家长的当务之急

是让孩子适应未来挑战



《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》、《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》……很多人都没想到,这样“深沉”的题目是出自清华附小六年级小学生之手。而且,这只是人家今年的成果而已,算下来,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已有20几个了。

 

被刷屏后,有人说,真是无法淡定了;有人质疑,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家长的功劳是不是大过孩子?还有人反对,这样的小学生科研,不过是另一种方式的抢跑。其实,所有情绪的背后,都不过是“我家孩子怎么就上不了这样好的学校”的不公感带来的羡慕嫉妒恨

 

其实,北京的很多学校早就脱离了传统的机械式、填鸭式的教育,以给孩子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为目标。北京十一中的学生有自己设置课程、选择老师的权利;人大附中的学生们则自发组成世界名著研读小组,本刊前段时间做过一篇报道,讲述人大附中毕生生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中国跨性别人士的故事,这部影片的所有原创现在都在美国读书;清华附小则倡导“1+X课程”,X的范围包括健美操班、合唱团、足球队等等。据报道,清华附小的小课题研究从孩子们一年级就开始了。早在七八年前,我就听说,北京海淀区的一些重点小学里,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用PPT完成专题作业了。

 

看看这些名单,不难得出一个结论:只有没有升学压力的北京某类学校,才有资格开展这样的素质教育吧。这些本就处于塔尖上的学校,其老师、家长和学生,有着比许多成年人更开放的视野,更开阔的心情,以及可以由此想象的更快乐的人生。相比之下,普通家庭的孩子,还在为能不能有学上、能不能有户口、能不能参加高考焦虑不已。教育的差距,代表着人生的差距,有人还在寻找起跑线,有的人早已一骑绝尘,跑得看不见了。纵然羡慕嫉妒恨,依然无法抹平其中的不公平感。

 

如果仅仅瞄准这其中的不公平或无奈或激愤,眼光就太短浅了

 

其实,像“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”这类研究,欧美学校早就广泛采用。这叫做项目式学习法。比如,我听说过一个题目叫“从文艺复兴画像的表情看时代的变迁”。我的一位美国同学还在微信朋友圈晒过他女儿小学时的一道题:早晨一个杯子装满水,到下午放学只剩下一部分了,问题是:这是什么现象。答案可谓五花八门,甚至包括“被偷溜进来的浣熊喝了”这类答案。

 

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在于,在收集、整理、分析材料的同时,不是去关注某些所谓的知识点,而是要启动一个人去整合头脑中所有知识的能力,同时还有想象力、文字组织能力、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。答案没有对错之分,一切对错都在过程之中。


这样的教育,并非普通家庭或普通学校就无法完成。比如,十三四岁的小学毕业生,敢不敢让他自己独立乘坐一次火车或者飞机?我在儿子14岁时曾尝试过让他独自去昆明。给他画好了详细的路线图,告知时间、班次,但途中还是要不停地给我打电话,确定该如何做。最后勉强到了昆明,幸好有朋友接。但我14岁时,早已能独自出远门了。实验结果不算太好,但至少,有了一个开始。

 

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、西方教育比中国教育更优势的地方,就在于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类似“中国学生高分低能”的反思不少,但真正能把它落在实处、放在心里的人,恐怕并不多。多数人仍然陷在这样一个逻辑里:上不了好小学,就上不了好中学;上不了好中学,就上不了好大学;上不了好大学,就没有好工作;没有好工作,下下一代就会受苦……

 

但事实上,科技正在快速迭代,人工智能必将取代一切机械化的职业,今天的大部分工作,未来的AI能都能做得又快又准,学生们每天书山题海地奋斗,可能并不能有助于搏取一个未来的好职业,反而会因为创造性的萎缩和思维的固化,成为一种负资产。这才是真正需要感到紧迫的事情。而清华附小此次无意的“教育炫富”,不仅向全社会展示了中国精英阶层的教育观,也在告知全社会,在中国的社会精英那里,靠走“升级打怪”的学霸路线赢得未来的路线早已OUT了。

 

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分层的。科幻作品甚至预言,未来的城市将是折叠的。教育从来也不例外。今年夏天,北京市文科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段话曾让很多人扎心。他说,“现在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的大学。而状元都是我这种,家里条件好,又厉害的人。”

 

但愤愤不平也好,无奈也好,作为家长,我们终究还是应将眼光放到孩子们长大后要生活的那个世界去,认真思考,为了让孩子适应未来,我们能做什么。毕竟,熊轩昂还说了,“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,但是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。”


值班编辑:俞杨


推荐阅读


点击图片阅读 | 《白夜追凶》和《无证之罪》是怎么选角和通过审查的?

点击图片阅读 | 许家印凭什么超越马云和马化腾成为中国首富?

点击图片阅读 | 在互联网创业领域,上海比北京差在哪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